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代码动态 > 相关动态
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助益区位优势
2024-02-29

党中央国务院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实施五年来,长三角地区在科创产业、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公共服务等领域区位优势显著增强。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统计,2018年至2023年,长三角地区组织机构年均增速为20.79%,与同期全国年均增速20.92%基本保持同步。2023年长三角地区组织机构占全国组织机构总量的14.21%。

协同创新共同发展。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已基本建成,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加强,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活力。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统计,2018年至2023年,长三角地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组织机构年均增速为30.87%,高于全国29.11%的平均水平。自2019年,历年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截止2023年底,在长三角地区的节能环保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机构数量已超过49万家,占全国战略新兴产业机构数量的1/5。

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,深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,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。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统计,2018年至2023年,长三角地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机构数量年均增速为33.60%,远高于全国24.77%的平均水平。其中,2022年机构增速更是达到38.62%的突出表现。

教育资源基础稳固。长三角地区在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,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育资源,促进长三角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。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统计,2018年至2023年,长三角地区学前及中小学教育机构新增5000余家。另外,截止2023年底,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机构、科研院所及高技术产业机构数量超过6.2万家,占全国高等教育机构、科研院所及高技术产业机构总量的20.83%。

下一步,要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11月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,紧扣“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、产业竞争力、发展能级,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”要求,抓住“一体化”和“高质量”两个关键,以优化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布局,强化高校、科研院所及高技术产业机构科技创新力为引领,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,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。

相关链接:
网站地图 | 法律声明 | 联系我们
京ICP备0906449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57
版权所有: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裕中西里4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