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 退出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代码动态 > 互联网+政务服务 > 2020
让信息共享,推动一网通办“全通”
2020-11-27

昨天下午,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《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情况的报告。

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,市人大常委会对该条例的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监督。从调研情况看,各部门针对企业经营的难点、痛点问题所做的改革,市场主体总体上是比较认可的。根据立信学院和立信所的问卷调查,分别有95%和82%的受访企业表示对本市营商环境“非常满意”和“比较满意”。

“一网通办”还没有“全通”

“一网通办”改革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,调研发现,本市各有关部门能够依托“一网通办”平台优化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环境,积极探索流程再造,在不少方面实现了减环节、减时间、减材料、减费用和减跑动次数,得到了市场主体的肯定。

市场主体感受度也有提升。从调研情况看,各部门在落实《条例》规定的过程中,能从缓解企业痛点角度大力改进相关工作。

“但是,‘一网通办’没有‘全通’的现象还是不同程度存在。”审议中,赵福禧委员说,调研发现,“一网通办”还不够便利,企业办理建设项目审批,仍需登录七大系统(投资备案、环评备案、联审平台、建管系统、规划系统、土地系统、房管系统),且系统间自行闭环运作,企业信息和审批数据无法互通共享。

改革措施也不彻底,部分区为压缩办理时间设立了“预审”窗口,实际上增加了办事环节、增加了企业跑动。为此,调研组建议,适时制定《公共数据管理条例》,推动政府信息共享,以制度保障数据分级分类公开,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,推动各系统真正向“进一网能通办”转变。同时,加强政务标准建设,抓紧梳理线上线下,以及各区办事不一致的地方,同时加强对窗口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。

人才引进评价导向单一

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,人才服务政策很关键。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,目前人才引进评价的导向单一,是不是人才由政府说了算,企业没有发言权;而且现行人才引进政策过于聚焦“高大上”,对于企业急需人才则缺乏引进路径。此外,人才政策重引进,轻跟踪评估,不利于留住人才和人才的后续发展。

为进一步营造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,调研组建议改革人才政策,改变引进人才唯文凭的现状,给予企业以更多的人才认定权,对重点领域特殊人才提供特殊政策,对急需紧缺海外人才不设数量和年龄等限制。同时,加快本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立法,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审查、确权、维权的工作机制。

切实增强市场主体感受度

调研发现,市场主体还有“痛点”。企业反映整体税费负担过重,尤其是“费”,要求降低社保、公积金费用的呼声很高。企业还反映,监管比较僵化,“规范”是上海执法的一个特色,但有些监管部门执法方式比较简单,以罚代管、一刀切、重复交叉等问题时有发生。

“要切实增强市场主体感受度。”调研组建议,推进企业税费制度改革,建议以临港新片区改革为契机,对企业整体税制进行改革,降低企业税负,同时通过全国人大代表议案、代表建议等各种途径,积极向国家建议试点税费制度改革,切实消除企业税费负担重的痛感。

“营商环境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”调研组表示,《条例》的出台不能一劳永逸,要根据实际情况,不断更新升级。(记者 王海燕

 

转载自:新华网

相关链接:
网站地图 | 法律声明 | 联系我们 | 邮箱入口
京ICP备0906449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57
版权所有: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裕中西里46号